听新闻
放大镜
吕先生二三事
2020-05-08 09:26: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蓝向东

  初次结识吕先生,还是在羽毛球场上。那时我已调到郊区工作,偶尔于周末回城同几位老同事打打球、出出汗。慕先生是我的老领导,当时虽临近退休却很有号召力,取“公平正义”之音意,组建了“平义”羽毛球俱乐部,热爱此项运动的几位年轻人加入。大家在两位政法老前辈的带领下,场上一起挥拍出汗,场下一起探讨法治和人生,其乐融融。

  在慕先生提议之下,吕先生被大家公推为俱乐部的“政委”。慕先生比吕先生稍年长一点,二人是发小,而且一块在北大荒当过知青。

  吕先生一米九,大块头,原先在部队打过专业篮球。羽毛球不是他的专长,属于是退休后培养的兴趣,但认真起来没有学不会的,这老爷子穿上背心裤衩往球场上一站,也是威风不减当年。吕先生跑位意识好,善于封网,高举球拍“啪啪啪”,打苍蝇似的,只要被他逮住机会打个正着,对方只能干瞪眼。吕先生打球嘴闲不住,边打边吆喝,很开心。

  吕先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当过兵,下过乡,干过警察审过杀人嫌犯,还任过涉外五星级酒店主管安全和政府联络的副总经理。吕先生能侃、会侃,成了俱乐部的“故事大王”。每次球队训练后,我们通常会在附近胡同里的老北京炸酱面馆吃顿“球饭”。大家都盼着听吕先生侃大山。

  年近古稀的吕先生笑容可掬,爱戴一顶小暗格的鸭舌帽,很有几分绅士风度。大凡开车遇到路口等着过马路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吕先生总是轻轻地在路口停下,身体微微前倾,颔首示意路人先过去。路人先是迟疑而举步不前,待看清了吕先生优雅的手势,便对他微微鞠躬并报以微笑。

  吕先生年轻时却有着火爆脾气。他曾办过一个外号叫“骚包子”的杀人案,通过调查核实证据,他坚信这个混混属于正当防卫(后来检察机关也这么认定了),结果与当时的部门领导意见不一致,干了十年预审的他一气之下居然辞职了!但吕先生内心有很深的警察情结,有一次心血来潮,给我们讲了几个他在“炮局”干预审时办的案子,什么《武生闹监》《戴手铐的警察》《蹊跷翻供》等,听得大家如痴如醉。

  我觉得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还是我们平时办案当中很难了解到的预审过程,于是默记于心,回家后整理出来,并发给慕先生和吕先生看。二位一看,讲得精彩,写得也不赖,这故事可以接着讲下去!于是,吕先生来了精神,半年多时间,一气儿讲了十多个故事,而且一个比一个精彩。

  吕先生讲他的预审故事都是仔仔细细做了功课,每个故事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抖包袱”,每个故事后边都有一段老预审员的办案心得,十分可贵。在慕先生的指导下,这些故事我们陆续在《检察日报》绿海副刊以《炮局预审故事》栏目连载,每周一期,连载了两个多月。预审员老吕一时成了检察日报社的“红人”。

  吕先生爱旅游,天南海北跑了不少地方。于是,他一有出游计划,只能向球队告假。缺了吕先生的俱乐部多少有些不热闹,于是大家都盼他早日归来。

  盼望他归队的理由有两个,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吕先生每次回来都给队里的老老少少每人一份特殊的礼物——各地的钥匙链,这是大家盼望他归来的第一个小理由。我手头已经有了乌克兰、巴塞罗那、台湾等地的钥匙链,有金属制的,也有木制的。我的案头就有两个木制的,大拇指大小,一个是四周雕刻有腊梅的小茶壶,壶把手上系着五颗棕色的木珠子。另一个是观音菩萨的大手印,手心上还趴着一只蝉,这挂件雕刻得也很精致,仔细瞧,能瞧见薄薄的蝉翼呢。

  第二个大理由便是听他讲旅途的故事了。异国他乡之旅,总会遭遇风雨、邂逅彩虹,因此,吕先生总能给我们带来他的旅途奇闻异事。

  吕先生是摄影发烧友。他去肯尼亚拍过发怒的大象、饥饿的雄狮,到美国黄石公园拍过落日余晖中的瀑布。

  我以为,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是对人与自然有着深刻的感悟的人,应该是善于对美好的事物敏锐观察的人,其次才是摄影的技术和摄影器材的因素。而前两个条件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吕先生对于摄影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一张优秀的作品,应该只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不可替代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就是说优秀作品是时间、空间以及人与技术的四位一体的完美组合。吕先生管它叫作“唯一合理的视角”。我不太懂摄影理论,但听他介绍过几次摄影创作的经历后,似乎也明白了一点。

  吕先生做事认真,退休之后学摄影,虽然入行晚,却一不留神成了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而且被《中国国家地理》聘为特约摄影师,不少作品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中国图片集团等单位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准备出一本相册,便从全国征集照片,共收到16万张照片,他们要从中选出108张照片做成影集,吕先生那张《天堑变通途》的照片获优秀奖并被收入影集。

  在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居然隐藏着一位专业摄影“大咖”,实在是意料之外呀!对了,吕先生,大名吕燕群。

  (作者单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