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徐州经开区检察院聚焦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创新打造“检爱·新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构建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和基层治理为一体的三维保护体系,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小院新模式”。
聚焦机制创新,筑牢综合保护防线。创新建立“校园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聘请观察员39名,构建“常规监督和专项行动”双轮驱动模式,有力拓展了线索来源,办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10件。创新出台《人身保护提示函工作办法》,建立“线索提示—部门联动—长效跟踪”全链条保护机制,让未成年人救助帮扶保护更可持续。创新设立“困境妇女维权岗”,精准对接困境妇女儿童隐性司法需求,综合运用“检爱·基金”弥补司法救助“一次性”救助不足,联合法院、社会事业局等6部门建立完善司法救助一体化工作衔接机制,形成救助保护工作合力,让帮扶更全面、更深入。
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数字护苗高地。深入研发运用“检爱·护苗”数字未检平台,整合公安、法院、民政等5部门4类数据资源,构建“1+18+N”体系,实现从线索发现到综合救助的全流程线上流转,提高了救助保护质效,推动建立“事实孤儿”动态保障机制,依托平台同步构建了“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民事权益保护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异常关键信息、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保障缺失三重预警规则,有效破解了未成年人民事监督案件线索发现的难题。
深化治理模式,构建多元保护格局。一方面,依托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优势特点,探索建立“书香型”观护基地。设立“检爱·书香”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暨观护基地,开发“文化浸润、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帮教课程。另一方面,强化普法宣传,让普法成为预防犯罪、守护成长的“前置防线”。根据年龄阶段“量体裁衣”,研发“防性侵”“网络安全”等精品课程,“法治副校长”开展专题普法;通过拍摄微电影、自制“检剪说”定格动画、组织模拟法庭等,不断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受教育师生超2万人次;针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组织专题培训,推动落实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五必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