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影评】逆转时间,世界会怎么样
2021-01-25 15:34: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马宇飞

《致命魔术》

《记忆碎片》

  自10的负43次方秒那一刻开始,这个宇宙就不一样了。确切地说,在这个人类已知的最小时间(普朗克时间)里,大爆炸发生后世界即有了最初的模样,而后历经150亿年从而形成今天的宇宙。假如把这150亿年浓缩在一盒录像带中,回放过去的点滴,你会发现什么呢?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太阳系诞生、第一个星系出现、第一个类星体出现、原子、原子核、创世的刹那,遥控器上的“倒退”按键让我们看到宇宙的溯源过程,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一样流淌着,只不过现在变成了反方向。

  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信条》中,现在的人类正受到来自未来“逆时技术”的潜在“威胁”,未来的人类通过“逆转门”捎信和物品给能够毁灭现在世界的“代理人”,选中他来毁灭现在的人类。虽然这听起来有些荒谬,毕竟“祖父悖论”告诉我们,杀死祖父约等于自杀,但未来的人笃定现在的我们唯有一死才能改变地球糟糕的境遇,于是故事就这样设定了。

  电影中的故事设定基本上是按照套路出现的,比如推理侦探类电影,故事更多的是强调为什么,而非是谁或如何,在观影的过程中体验导演想要表露出的人性的东西;转变爆发型电影,以苦难和折磨作为牵动观众敏感神经的切口,以便和自我救赎的主人公产生共鸣;麻烦终结型电影则是看似普通的“天选之人”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突发事件,坏人越坏,主角就越伟大……总之,色彩、影像为故事服务,故事又为电影类型、主旨服务,而导演只需围绕这些元素进行“拼凑”“融合”,一部电影大概就是这样完成的吧?!

  不过纯粹讲故事的电影好玩吗?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天才导演的成名作往往都是多线性叙事故事,把一个故事讲得复杂有趣,观众才会买你的账。可是有些导演在故事讲得足够精彩了之后,就会关注起自我信息的输出。以诺兰为例,时间这个概念曾经出现在他执导的多部电影中,《记忆碎片》是诺兰打破时间线,段状汲取时间的尝试;《致命魔术》里他开始进行嵌套,就是将多个时间穿插;《盗梦空间》中玩起了“时间差”,强调梦境与现实的时间快慢不一;另外,基于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虫洞理论和时间旅行可能性原创的《星际穿越》,描述了五维空间中时间的存在方式;而《信条》则是逆转了时间的方向,创造出时间轨道上前进与后退两种不同运动规律的人和物体并存的状况。

  《信条》有趣的地方即在于此,未来人“回到现在”这个过程并不像其他电影中“天外飞仙”般的设定,而是像刚才遥控器上的“倒退”键,必须沿着时间线反向后退到现在,而整个反向的过程因为实体的存在感过于真实,导致必须设置一个“我和我不能碰面”这种东西以原则性自洽。这里不得不赞叹诺兰在创作《星际穿越》时提到的“向外延伸”的执着力,成长年代对未知的狂热期望可能每个年少的人都有过,但随着几十年热情的退散,我们已然沉着冷静,但就是对未知不再着迷,即使面对小径分岔的花园,也总是习惯性走安全的那条。如此一来,你和平行世界里的你又怎么会相遇呢?

  诺兰的“向外延伸”实际上谈的是科学问题,传统物理学的空间概念是三维空间,但这次我们不妨回到“刹那”之前。目前,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一个结论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那么接下来的普朗克时间里,十维宇宙(最新的大一统理论模型M理论认为宇宙是从十一维开始演进的)迅速分裂成一个四维宇宙和一个六维宇宙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再加上开头宇宙溯源时的那份倒退的创世时间表,听起来像不像科幻小说,但这,确实是众多科学家普遍的共识,六维宇宙崩溃缩小到普朗克尺度,四维宇宙迅速爆炸膨胀成为今天的宇宙。

  想要理解四维宇宙,在三维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时间维度即可,简单点说就是把一小时前的我和现在的我联结变成四维空间里的线。不过因为我们是三维生物,已经适应了三维生活的眼睛只能看到四维空间的截面,即某一时刻的你我,所以无法在现实中看到过去和未来。假如我们是四维空间的生物,问题就容易得多,过去、现在、将来各个时段的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也就不用发明什么“逆转门”之类的技术借以回溯时间了。

  《星际穿越》里展示的空间比《信条》要稍微复杂一点,在四维空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层次的维度,借用小径分岔的花园理论来说,不同道路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就是五维空间中你能看到的未来的不同分支。在五维空间宇宙观中,空间、时间、层次是对称的,所以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男主在进入黑洞后掉入五维空间,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时间段的女儿同时存在,通过摩斯电码给女儿传递信息,从而改变她的选择和人类的命运。

  所以,那个科学家拍到的像极了甜甜圈照片的“黑洞”内只有五维吗?每颗恒星的生命历程大都如此,氢气聚合,氢元素融合形成氦,能量将原子核束缚在一起,并释放部分能量,经过数十亿年发光发热,氢气逐渐耗尽,两次坍塌后成为“红巨星”,再成为“白矮星”,爆炸后成为“超新星”和“中子星”,继续坍塌最后成为“黑洞”。黑洞内是超光速世界,所以属于九维至十一维空间,因此可以吸附任何物质。到达十维空间以后,虽然人类依据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的划分仅处在0.7级的行星文明上,虽然人类现有的技术和工具水平无法对其进行直观测量,虽然我们只有微不足道的能源甚至还没有离开太阳系,但丝毫不妨碍人类最智慧的大脑对十维宇宙的描绘,因为那里包含着所有的时间线、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宇宙,所有的所有……

  能够真实呈现物理学的电影凤毛麟角,与《星际穿越》比肩的《阿波罗13号》,伴随着那句“休斯顿,我们有一个问题”,三名宇航员开始了一段可怕之旅;而至今仍被影迷奉为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则是物理学与哲学的一次碰撞,认为人类终将还原成原始赤子的尼采与电影原著中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2001太空漫游》不仅达到了科幻类电影的天花板,而且代表了人类想象和思索的极限。类似《登陆月球》《宇宙访客》《星际迷航》《第三类接触》这些科幻电影,同样带着对宇宙的探索热情,以及对人类本质和未来的终极思考,以科学普遍的终极叙述思路出发,去阐释对世界的认识,试图探寻人类的出路。

  《信条》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加入了“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一假说,由于时间的本质是运动,因此想要逆转时间,就必须朝着熵减的方向以相反运动的方式存在,于是电影中比比皆是奇怪的逆向运动场景,退回手枪的子弹、翻转的爆炸,逆向的汽车、回巢的海鸥,采用“钳”形战术顺时间前进和逆时间而行的特工,为了不被未来的人类干掉,那些人忍受逆时间的孤独和不适,为了拯救世界殚精竭虑。

  世界需要我们去拯救吗?假如有一天,所有的恒星包括太阳不再燃烧,行星不再旋转,物质停止运动,时间存在的意义又会是什么?从黎曼、爱因斯坦的重力场,到量子力学,超重力论,超弦理论,M理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头脑为探寻宇宙真相前仆后继。昔日尼采有言“上帝已死”,而今《大设计》中第一页霍金便宣称“哲学已死”。事实也确实如此,所有哲学流派的终极思考是世界本源,而这一问题现在科学已经给出全部解释,哲学的使命已经终结,所谓“唯心”“唯物”,都已经被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彻底动摇,甚至“客观存在”也变得索然无味。

  “无中生有”解释了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存在,而见证了无数次恒星生灭的宇宙本身,其最终的结局又将会是如何?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要么宇宙是一个有无限边界的开放宇宙,不断膨胀后被“冰”毁灭,要么是一个有边界的封闭宇宙,崩坠收缩后被“火”吞噬。这么看来,人类的终极命运难逃一死,不仅仅会面临太阳的“消亡”,或是生态恶化这种“作茧自缚”,如果忧患意识够久,更艰巨的任务还会纷至沓来。

  不管从科学还是情怀角度来看,《信条》中未来人类借自我毁灭以重生都并非良策,《星际穿越》中,人类在找到适宜居住的星球前,可以暂时生活在巨型空间站内,或许“搬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可以尝试的事。罗摩奴詹,一位出生于印度的数学天才,他发现我们只能在二十六维与十维中定义弦理论,然后用一堆数学式证明:弦论只有在十维中才是自洽的。而霍金创立的量子宇宙学,在试图完成统一前辈物理学家未完成的“统一场论”,统合大到整个宇宙、小到夸克的所有自然律的基础上,构想出多重宇宙这个理论。上述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的思路,即四维宇宙崩溃前把时空弯曲逃入慢慢展开的六维宇宙中,又或者透过复杂的虫洞系统逃到其他相联结的平行宇宙中,掌握了统合自然力之后的我们可以重新创造新的宇宙。

  爱因斯坦的梦想是统合已知作用力,其实在五维空间中,光与重力的理论即可以统一,那么在十维宇宙中,人类是可以成为那个逃离太阳系或宇宙最浪漫的意外的,因为一切自然律都包含了小概率事件。借用诺兰在《信条》中描述时间逆转时所提到的观点“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而是感受它”。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去尽情体会自然规律的神奇,以及那一点点的意外吧,这大概就是宇宙希望带给我们的样子。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