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客从四方来
2023-10-30 14:37: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刘梅

  作为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客家人英才辈出,孙中山、廖仲恺、朱德、叶剑英、黄遵宪、林风眠……这些名字熠熠生辉。如今的客家人,有着怎样的秉性特点,讲着怎样独特的客家方言,有着怎样的面貌,这让久居北方的我充满好奇。

  不久前去广东梅州采访,结识了多位检察同行。“客家人吗?”“客家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崇文重教,勤劳,团结,坚韧。”他们几乎给出相同的答案。“老家在哪里?”“大埔”“梅县”“江西寻乌”……他们的答案又多有不同。

  客家话

  “客家”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当时皆要编入客籍,随后被称为“客家人”,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等地。历史上为躲避战乱、饥荒,中原汉民一路向南,历经5次大迁徙,再到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枝散叶,他们的迁移史几乎是作客他乡的历史。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全力传承客家方言与习俗,维系客家特色与族群凝聚力。广东梅州、惠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被称作客家的“四大本营”。在全国5000万客家人中,广东占比一半。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梅州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潘强说起客家历史如数家珍,客家地区多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四面环山,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我们院里差不多九成都是客家人,彼此交流,包括办案时大都讲客家话。”我试着跟他学说两句,确实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巨大差异。“作为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还分为梅州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正所谓‘十里不同音’,不同地区的客家话也有很多不同,我去有的地方也听不懂。”他笑道。

  南迁后,大量客家人聚居于岭南山地,在与土著文化交融中偏离中原汉语的演变轨道,独自演变成汉语的一种方言。客家方言形成于闽西和赣东南,成熟、定型于梅州,梅县话因此成为客家标准话,一些古汉语的音和义得到延续,也被学者称为“汉语言的活化石”。在梅县机场,我听到客家话被作为一种登机广播语言。有位旅客说,站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什么是乡愁。

  一句方言就像一根纽带,连接着古与今,更像一枚胎记,描摹着故土的模样。客家家训中有“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之说,梅州于是成为世界8000万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客家人

  梅州的另一个底色是红色,这里是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有名可查的英雄烈士就达5559人,一条用生命铺设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这里讲述着那段隐秘而伟大的故事。

  1930年,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了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闽西、赣南(瑞金)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而梅州大埔段则是其中一个要冲。5年时间,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邓颖超等200多名党政军骨干通过大埔青溪红色交通线到达中央苏区……

  一段段传奇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立足检察职能,梅州市检察机关采取部门联动、多层推进、全面铺开方式不断擦亮“经典红色”名片。梅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吴文志表示,立足“红色根脉”的独特资源优势,检察机关聚焦提升服务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能力水平,靶向发力,寻求突破,关键要把检察队伍一代一代传承培养好,交好接力棒,实现青蓝相继。近年来,该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

  我认识的他们曾来自不同的单位,如今已成为检察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吕兴儒,曾任乡镇党委委员、团县委副书记,现任梅州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刘晓,曾在公司做法务,2011年进入检察系统,现任梅县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

  还有更多充满元气的青春面孔,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成为梅州市检察机关新时代人才培养“青蓝计划”的受益者,思政、检务“双导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结对培养,优化其成长路径和模式。今年3月,梅州市检察院再次启动为期一年的双向跟班学习活动,市院派到基层院4人,基层院来市院5人。被同事称作“红三代”的李晓斌,来自五华区检察院,目前在梅州市检察院跟班学习;梅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宋佳,毕业于暨南大学,目前在梅江区检察院跟班学习……在日常工作、办案中磨砺业务技能,更加深刻理解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关系。半年过去,他们获取到更多实践经验,“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从年轻的他们眼中看到了光。

  在客家博物馆主馆主楼大厅,墙上一个巨大的“亻厓”字浮雕极其醒目。“亻厓”(读作ái或ngai)在客家话中为第一人称“我”的代称,属于典型的客家方言词汇。我在电脑上打不出这个字,有人推断,“亻厓”实为“俺”的异体字。由于其独特,后来便成为许多客家人心目中的一个“精神符号”。若用一个字形容客家人,我会写出“亻厓”。这个字像极客家人,受到战乱、灾害和资源压力的影响一路向南迁徙,没有路,踩出路,需要在夹缝中生存,如同人立在悬崖边,唯有内求,不断摸索,方能繁衍生息。

  刘老故居

  “去刘复之故居看看吧。”梅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金芃说,“他也是我们客家人,而且检察机关目前正在推动故居的保护修复工作。”作为检察日报社老员工,我对刘老一直崇敬有加。他1937年北上延安,是第一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第五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主持创办最高检机关报《中国检察报》(后更名为《检察日报》),多次对报纸的采编工作给予批示指导。

  “办报要有气势。”这是刘老的名言,我们耳熟能详。为展现法治大报气势,1991年,刘老亲自出面,请邓小平同志为当时的《中国检察报》题写报名,并亲自撰写发刊词,邀请陈丕显、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1992年春天,刘老在向全国人代会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把《中国检察报》的创刊列为大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伴随着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检察日报》书写着新中国检察事业、法治事业发展,从周一刊到周二刊到周四刊到日报再到如今的对开八版,一步步壮大,其中的每个人得到丰厚的法治理念滋养,羽翼渐丰。

  刘老故居位于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1组七贤居,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工整美观,功能齐全,布局紧凑,属于典型的客家古民居。检察机关正协调推动开展刘复之故居修缮建设工作,目前在与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展示刘老生平业绩及其品格风范的文物史料。“来我们报社找一下,会有不少收获。”我对金芃笑道。

  客家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口古井,井栏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字,可谓是千年迁徙仍充满生机的客家人的精神坐标。一碗腌面,一杯娘酒,一句“亻厓系客家人”,都仿佛讲述着一段沧桑过往,旋即便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我内心的那些好奇渐渐有了答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八山一水一分田”之中,总有后来者接续,再写辉煌。

  古巷新声

  “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当年,南宋诗人杨万里到梅州时,留下了著名的七言绝句。这里曾经有很多梅花吗?金芃告诉我,梅州的得名其实与梅州的母亲河梅江有关,古时沿江是有许多梅花。如今,梅花渐少,但令人骄傲的是城东镇潮塘古梅树龄已过千年,原木成长,是国家一级古树。

  “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如今,大地阳光普照,万物葱茏,奔逃已成为历史。浓浓的烟火气中,微风拂面,村落、河流、围龙屋、祠堂,还在;坚韧、勤劳、团结、开拓的精神,还在;张开双臂,依然可以拥抱绿水群山。出生入死,运筹帷幄,那些高大背影渐行渐远,而后来者紧紧跟上,初心未改,将崎岖踏成平坦,将微光聚集成火炬,从不丧失前进的动力。

  检察同行们的笑容时常在眼前浮现,我仿佛找到了客家精神的现实注脚。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小草一棵,他们都以血脉中的勤劳坚韧扎根大地,向内认知,向外行走,翻山越岭,看见更大的世界,同时也被更大的世界看到。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古老的客家歌谣从街巷中传出,声声入耳。人生宽阔,巅峰与低谷,客家人秉持在艰苦生活中磨砺出的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一直向前,家国在心,生生不息。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