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家训校训中的中国往事
2024-11-28 16:55: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安娜

  《尚书·酒诰》记载,西周开国元勋周公从灭殷的胜利中,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理念,首开帝王家训先河,这也是最早有记录的家训之一。三千年来,历代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

  训的目的是教育后人。“训,说教也。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说文解字注》对“训”这样注释。训是随着家庭产生而出现的教育形式,有了家,才有家道,才有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问题。家庭、学校赋予的能量,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引擎。漫步历史长河中,在刚性律法之外,以严管厚爱为目的的家训校训不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风骨。

  《易·家人》中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则家道正。”意思是父子兄弟夫妇各守其位,各尽其责,是治家之正道。《礼记·大学》篇中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人不但强调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固,也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就是基于这种社会责任。

  家风既然如此重要,家训作为古代主要训俗,自然应运而生,并且随着时代演进不断发展。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从南北朝到清代共有家训著作117种,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庭诰、遗训、诗联等多种形式。

  从汉代到明清,以《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为代表的家训作品一直都在流传,为子孙留下文本形式的训诫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教育继承人如何做好皇帝而编写了《帝范》。八旬老翁陆游在去世前一年冬天写下了最后一首教子诗——妇孺皆知的《示儿》,不仅激励子孙为国尽忠,更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尊严浴血奋战。

  司马光教子弟,未及冠笄,鸡打鸣就要起床,帮助长辈供养祭祀。孩子长到六岁,学数字与地名,七岁读《孝经》《论语》,八岁诵《尚书》,九岁读《春秋》。唐武宗时浙西观察使李景让,性格过于严厉,手下的许多将士都产生了反叛的念头。李景让的母亲得知儿子的行径后,亲自升堂并鞭挞李景让,“小有过,不免捶楚”,直到其麾下将士齐齐为头发斑白的李景让求情才住手……正是这一个个看似严苛的家庭生活片段,成就了那些永不消散于史册的桂馥兰馨。

  家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从内容看,其核心是修身、治家、立业,本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在对家训的坚守中保持家风,不随时而变,治家者自觉地维护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同样被维护的价值观,还有校训。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国古代虽没有独立的“校训”词组,但却存在校训的精神内核。《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学记》中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南宋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虽说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校训,但内容和形式却为校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当今校训效法的样板和取材的“总库”。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官学下移”的局面,各学派纷纷兴起,倡导私学,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有了萌发的土壤。孔子兴办私学,提出了“仁”的学说,并且倡导“智”“仁”“勇”。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无为”和法家的“权势”等思想,都为后世校训的出现在内容上作了铺垫。《大学》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把教育目的概括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成为后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方针。尤其是《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为以后校训的出现在内容上奠定了基础。

  我国古代校训的最早源头应该追溯到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的院训。

  乾道三年,朱熹到岳麓书院拜访张栻,亲书“忠孝廉节”四字悬于讲堂,并在书院切磋讲学月余,“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联床”。当时,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悬挂于门楣上,并以碑刻的形式公诸于讲堂,镶嵌于壁。后来,无锡东林书院院训“依德之行、庸人之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贵州永宁书院院训“格物、诚正、修养,知所先则近道;孝悌、谨信、亲爱,行有余以学文”等也都成为院训中的上品。

  书院的人文魅力与生源息息相关,办学者自然要在文化品调上大做文章。这种意义还有更生动悲悯的解读。朱熹的学说被诬为“伪学”,后来他竟被判为“逆党”,他和学生遭受迫害。在官府即将拘捕他的得意门生蔡元定的前夕,他邀约蔡元定晚上同住。这天晚上,师生俩在一起竟通宵校订了《参同契》一书,直到东方发白。蔡元定被官府拘捕后杖枷三千里流放,死于道州,他在对师恩的感念中留下遗训:“步步守着仁、义、礼、知、信,可传子孙。”世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牵挂,但像蔡元定这样的人,哪怕身无一物,却唯有品节之美,不能断念。

  追随岁月流光对中华遗风进行梳理,我们清晰地看到,“训”是为了教育,是为了让人类的精神和文明代代递交。教育从来都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提升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但这种积累和磨砺能不能一直往前走呢?不能否认,历史的局限会容留部分糟粕,但瑕不掩瑜,传统德行依然会激发现代人的强烈共鸣。祖先曾不辞辛劳、不畏艰难,为我们殚精竭虑,思虑周全,用强烈的生命体验写就一部部凝聚爱意的经典训作,当下的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

  那些不形于色的爱,正是通过这样的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流传于世——“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

  思过去才能行未来。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讲的是规则之治对国家的重要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立善训于家于校,则未来期”。只有真正读懂家训校训的中国往事,才可能书写出未来的美好故事。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