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鲁迅“蹦着走”——读《鲁迅“败笔”》
2018-04-16 16:35:00  来源:法制日报

  张澍先生《中国近代著名人物败笔》一文,列举了鲁迅的三个“败笔”。

  第一个“败笔”为“刻薄”。说明“刻薄”的典型例子,是鲁迅的一段话:“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张先生批评道:“生存、温饱、发展与后面所列诸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即使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一定要统统‘踏倒’。用批判、消灭这一条腿走路,只能蹦着走,既走不快也走不好。”

  刻薄,是批评鲁迅的人常祭的有力武器。很多批评家说到鲁迅的刻薄之时,多指他如何爱骂人,如何不讲“费厄泼赖”,如何“刺人杀狗,骨骼尽解”,等等——这已毫无新鲜味了。张先生的批评,倒是别具一格。所可惜者,他为了说明鲁迅的“刻薄”,连常识都不讲了——还不如那些陈词滥调来得保险一些。

  鲁迅明明说,“苟有阻碍这前途者”“全都踏倒他”,这是决绝中的理智;反之,即使是“鬼”,如果不阻碍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这前途”,是一个善鬼,鲁迅当然不会主张“踏倒他”。张先生为什么硬给鲁迅戴上一顶李逵那样“不问青红皂白一路砍杀过去”的江湖帽子呢?为了证明别人刻薄,不惜造谣,把人家有条件的判断篡改成无条件的“统统”,可谓煞费苦心。

  张先生所指鲁迅第二个“败笔”,是“对人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激”“鲁迅所恨之入骨的一些‘敌人’,其实远不像鲁迅所想象的那样坏”。

  这话虽不新鲜,倒有一定道理。鲁迅既然并非神明,不是判官,他所恨之人,怎么一定是坏人呢?鲁迅本人就为许多人所“恨之入骨”,但我并不认为凡恨鲁迅者,就是坏人。

  张先生还说,鲁迅对所爱之人,也挺决绝,如给许广平的遗言“忘掉我,管自己生活”,是“彻底否定夫妻感情”。那么鲁迅是不是要求他的妻子在他死后哭哭泣泣一辈子不能自拔,才算人道,才有“夫妻感情”呢?而说“忘掉”,就是“否定”,便真能忘吗?是谁故意否定人家的“夫妻感情”呢?

  鲁迅临终告诫的“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也成了张先生所谓鲁迅“彻底否定自己毕生经营的事业”之罪。“龙生龙,凤生凤”,但愿张先生之子将来成为一个鲁迅批评的专家,以肯定张先生“自己毕生经营的事业”。但鲁迅的“孩子长大”,就不一定非借着老子的体面,强努着“做文学家和美术家”不可。周海婴后来“寻”了点“小事”,活得还好。鲁迅这个遗言,吐露了一个负责任的父亲的宅心。我看鲁迅这话,值得所有心比天高、望子成龙的为人父母者参照。张先生在批鲁的第一条指责鲁迅“刻薄”,第二条却亵渎脚踏在地上的父爱,我看他倒是不无刻薄。

  鲁迅的第三个“败笔”,据张先生讲,是“写了一些不那么站得住脚的文章”。

  此言不假,但属于废话。到目前为止,我尚不知哪一位圣人穷尽了真理,所写文章都站住了脚,真是惭愧得很。

  鲁迅一生也许有很多“败笔”,被人们不断揭露出来,证明着其人的局限性,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却不断从这揭露中,看到了一些人离鲁迅有多远。鲁迅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败笔,即他心中的“鬼气”和“毒气”。但人们如果把他的骨气、浩气、锐气、勇气、正气、志气,反当成鬼气和毒气来批判,除了别有用心,也只能说是批评者自己的败笔了。用这样的“腿”赶批判鲁迅之路,蹦也好,跳也罢,能否走快和走好,令人怀疑。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