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速,拆迁安置已成为老城区居民热议的话题。这本是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好事,却被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商机”,妄图各展“神通”套取拆迁补偿款,侵犯国家和涉拆群众权益。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套路”,识破这所谓的“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你来签字咱俩分钱
此计何用?说来也简单,职业拆迁诈骗团伙常是分工明确,划分“势力范围”,挨家挨户走访自建房屋没有房产证的拆迁户,敲开你我的门抛饵:“大哥、大姐,有个天大的好事儿要不要考虑下?”利用我们的好奇,他们进一步画下大饼,承诺只要与他们联手,违章建筑都能获得全额赔付,到时候对获得的不法收益再进行瓜分。
空口白牙的一套说辞,想必我们都会嗤之以鼻:“小伙子,你这犯法的事儿咱不能干!”为了自圆其说,犯罪分子就采用盗取、仿冒国家相关证件和公章的形式,将早已伪造好的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抛出,并告知:“您看,这可是正规的许可证,怎么能是犯法呢?只要您签字,一切程序我来跑,您呐,瞧好了就成!”
到这里您是不是有些动心了呢?给您提个醒,天上掉的馅饼可不能随便吃!犯罪分子借此牟利,我们的纵容、配合,势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移花接木,像是你的却是我的
“检察官,邻居和我十几年的老街坊,都是务农,到拆迁了他咋成了工厂职工还赔得多,我这心里犯嘀咕,这事能问问你们么?”这是在某次走访过程中,刘阿姨和我们的对话。
听到刘阿姨的描述,我的检察官同事敏锐地察觉到有些反常,就坐下来邀请刘阿姨把话讲完。发现原来是她的邻居李大哥,拆迁时不知怎地自住房就成了工厂职工住房,获得了全额赔付。为了深入了解情况,走访小队马不停蹄又赶到李大哥家。
面对询问,李大哥先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同事耐心诚恳的释法说理下,他才终于懊恼地打开了话匣子:“就前两天,有人来找我,说是签个合同,就可以把我的房子变成职工住房,能多拿些钱,然后和我平分,我没想那么多,觉得有钱还不是好事?现在听你们说我才知道这是违法的,我很后悔,这就去把钱退回去。”
“这绝不是个案!”从李大哥家中出来,小分队立即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全面排查涉拆片区内类似情况,最终将这一巧立名目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这种“移花接木”式的犯罪极具隐蔽性,通过伪造转让合同、房屋租约等形式,犯罪分子与某些公司合谋,潜藏在幕后操纵着部分拆迁户骗取拆迁补偿款,款项名义上属于各拆迁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流向了这些罪恶之手,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最终也必将难逃法律的严惩。
●无中生有,先占先得违建开路
“我记得,这儿原来没有楼啊?”这是来自我的同事小张的疑惑。
小张的父母恰巧居住在某涉拆区域,在一次回家探望父母的过程中,他发现邻居屋后一块长期闲置的空地,几日不见竟“嗖”地拔起一座二层小楼。
原来啊,还是这个拆迁诈骗团伙,他们时刻关注政府涉拆工作信息,在得知某地有拆迁可能后,第一时间纠集人员,奔赴相关区域,寻觅无主空地,抢占闲置空间这一“稀缺资源”盖楼建房,以期骗取拆迁补偿。
这些土地大多属于国有土地,如何“变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再次伪造房屋证明,通过合谋串通,相互佐证,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达上百万元。
从刚开始的散兵游勇零打碎敲,发展到专业化、职业化,形成套取拆迁款的种种套路,这一犯罪团伙已成疥癣之疾。为了从根本上铲除这颗毒瘤,我们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分案处理,分类取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理清脉络,对拆迁项目款项逐笔核对,依法实施追缴。最终,石某等12人因涉嫌诈骗、敲诈勒索被依法起诉,挽回损失达2000余万元。
为了堵塞涉拆漏洞,不再留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我们细致梳理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6份,推动鼓楼区征收领域“篦梳行动”和相关文件的出台。深挖彻查,打防并举,我们有理由相信,看似再缜密的“套路”终将无所遁形,你我的正当权益,就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 (窦晓坤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