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柔抒情的方式勾画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对“恶”的不加掩饰甚至渲染,使之对观影者进行各种突破底线的感官和认知刺激,而且不留余地。从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从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是日式审美中鲜明的特征。
悬疑推理电影《告白》由日本小说家凑佳苗原作改编,讲述一位失去爱女的女教师进行冷血复仇的故事。影片展示多名被弱点吞噬人的悲惨命运,情节紧凑,悬疑反转,意义深刻,加之演员演技精湛,该片获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四项大奖。
影片以森口老师自言自语的告白开始。森口是位单亲妈妈,四岁的女儿被发现溺亡在泳池。警察认为这是意外事件,森口却发现是其班上的两名少年联手杀害了女儿,她明白14岁以下的少年具有刑事豁免权,所以法律上无法惩罚凶手,于是在离职前,她开始了对这两个少年的报复。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杀人凶手,用欲盖弥彰的方式在班里将两名少年的身份公布,并宣布已在这两个人的牛奶里加入了感染了艾滋病毒的血液。
班里的同学们从森口老师缓缓讲述的信息里知道了杀人凶手是修哉和直树,新一轮的悲剧就此蔓延。
《告白》原著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部分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除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乐事吗?而且一旦尝到甜头,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获得新的快感就会找寻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纠举坏人,渐渐就变成强行创造出制裁对象了。这样一来就跟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审判没有两样。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修哉来校上课,遭到同学排挤和校园暴力。当理性且过于自信的学生美月,用过去的事情和“恋母情结”刺激修哉时,尽管修哉明白美月是最懂他的人,但精神崩溃的他还是用锤子锤死了美月。后来修哉决定炸学校,行动前他在网站发了一段视频,说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远大抱负。而知道真相的森口悄悄把炸弹从学校挪到了修哉妈妈的实验室,当修哉“信心满满”地摁下引爆按钮时,他最爱的母亲被炸死了。
直树一度请假,在家中歇斯底里地吼叫,但是内心却保持着对死亡的麻木不仁,即使听说喝下了含有艾滋病毒的牛奶后,仍然拒绝去检查,他认为这些都不是事儿,因为他的心早已死去。新来的老师多次试图挽救他,也未曾唤起他救赎的心灵。最终他杀死了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妈妈,木然地坐在床上……
整部影片以暗灰、冰蓝、墨黑色调为主,主角们在压抑凝滞的氛围中不动声色、冷漠的告白,关于生命、人性和死亡的告白,血腥的场景、精神的摧残、消失的生命,无不震撼着观众。
两个少年为什么会走上杀人的道路,这值得我们深思。两人与森口并无矛盾,修哉电晕女孩,只为引起母亲注意,而直树笑着把电晕后的女孩扔进游泳池,只是证明自己并不懦弱,对待死亡如同儿戏,杀人动机匪夷所思。然而回望现实,这类懵懂少年不计后果的伤害事件却屡有发生。看似荒唐而幼稚的行为背后,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是由一系列微妙的影响所构成。
回到影片,杀人者暴虐可恨,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中寻找到根源。两个家庭都不缺少爱,但是教育却都围绕着父母的喜好和希望。修哉学习好,被父母寄予厚望,一旦不令妈妈满意就要被打;直树本来开朗乐观,但体质弱又偏要被要求上体育社,从而遭到嫌弃,失去自信。从没有人关注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需求,更没有人去教他们如何遵守法律、如何敬畏生命、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导致最终的悲剧。以“爱”之名行使的教育,却让孩子堕入万劫不复。
复仇者本值得同情,却因为缺少对法律的信仰,又成了行凶者。她谎称给两名少年投放了艾滋病毒,这种“软暴力”的报复其实更残忍,不是使仇家肉体上的消亡,而是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他们。其间,她知道修哉已安放炸弹,并没有报警,而是把炸弹转到修哉母亲的实验室。尽管影片没有给出答案,但是等待她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现实中,很多复仇的案例也证实了私力救济只能导致更大的悲剧。这不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世界。当听到在校园礼堂内修哉因为得知亲手炸死了母亲后歇斯底里的哭喊,当看到精神崩溃的直树夺过刀,残忍地把母亲杀害,结局已经很明显,没有一个是赢家,所有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影片名为《告白》,实际上是几位主人公孤独的独白。整个过程,森口老师、修哉、直树都没有被别人理解,都是孤独地由着内心去行动。森口或许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但也绝对不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但学校对学生利用老师的关心谎报性骚扰的事件处置不当,让森口老师心有余悸地尽量避免与异性学生相处以保护自己,这一自我保护行为却被学生理解为不负责;当自己的女儿被自己的学生伤害致死,警察草率地认为是小孩自己喂狗掉进泳池溺毙时,她心中的恶破土而出。两个作恶的学生知道由于年纪的原因他们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毫无悔过之意,甚至沾沾自喜!这一切,让森口老师最终选择了复仇。如果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健康、正常的环境中,或许,他们的命运会被改写。
告白者冷漠,却警醒世人,特别是对于法律工作者有着更深刻的意义。近年来少年暴力犯罪屡有发生,从法律角度,14岁以下少年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这不应当成为少年犯错的“护身符”。作为司法者,如果可以完善收容制度,及时地对犯错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纠正他们扭曲的行为和人生观,或许就能斩断罪恶链,如果把普法做到更广更深更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悲剧或许就会更少一点。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有阴暗面,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足够的阳光照进心房,驱散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