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武友志向牺牲战友纪念碑庄严敬礼。
检察官走访群众,核实历史信息。
检察官走访武友志,了解牺牲烈士情况。
清明节前夕,江苏省睢宁县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并为烈士献花、擦拭墓碑。
武友志走访看望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的战友,并清理墓碑前杂草。
“五次战役,我参与了前三次,最深刻的就是收复平壤那次……”在江苏省睢宁县烈士陵园内,9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武友志望着远处,把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1950年,武友志加入志愿军入朝参战,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在零下30℃的雪地里与战友们一动不动地伏击敌军,强烈的爆炸声将他震晕,醒来时发现自己趴在战友尸体下,手指被炸断,大腿被炮弹碎片划伤。他强忍剧痛背起一名还有呼吸的战友撤离,却在途中感受到战友生命的逝去。“一场战斗下来,一个连173人就剩下28人……”老人轻抚墓碑,皱纹纵横的脸庞上,每一道褶皱似乎都在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2025年清明节前夕,武友志缓步行走在整齐排列的墓碑之间,向昔日战友致敬。“能让牺牲的战友们‘入园归队’,好,真好。”他说道。
这些整齐排列的烈士墓碑背后,有睢宁县检察院依法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的身影。2022年5月,该院在开展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专项行动时发现,辖区内部分散葬英烈纪念设施长期疏于管理,存在墓体破裂、碑文破损、建标立碑不全面等问题。
“为准确掌握全县散葬烈士墓相关数据和真实的管理现状,办案组花费了一个多月,分组实地走访了睢宁县所有乡镇,进行‘拉网式’调查摸排。”睢宁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永生介绍,最终确定全县共有散葬烈士墓189处,其中90余座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问题。
2022年6月,睢宁县检察院对该线索立案办理,先后向多个相关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英烈纪念设施的管护工作,并建议对散葬烈士墓应迁尽迁、集中管护。
“我院高度重视,在检察建议发出后,主动会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各乡镇政府召开工作沟通会3次,立足各地实际,灵活确定整修方案,最终明确采取‘集体迁葬+就地保护’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戴广栋介绍,经充分协调、与英烈亲属耐心沟通,最终确定将39处散葬烈士墓迁入睢宁县烈士陵园进行集中管护,对63处损毁散葬烈士墓及时采取抢救性修复,实行就地保护。
近日,办案组成员再次来到县烈士陵园,对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专项工作进行“回头看”。曾经散落各处的烈士墓,如今已经整齐“归队”,墓碑庄严肃穆,周围绿草如茵,环境焕然一新。
“这就是我的心愿啊!”武友志得知消息后激动地说道,“我的那些战友们,能得到这样的尊重,我就安心了。”
为持续巩固英烈保护成效,睢宁县检察院还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关于建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政执法和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持续助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深入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社会氛围。
“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戴广栋表示,睢宁县检察院将继续依法履职,守护英烈尊严,传承红色精神,让英烈精神永放光芒。